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品質的日益提升,涼城縣為有效滿足群眾用水需求,在水務管理領域積極創(chuàng)新探索。近年來,涼城縣大力推進智能化供水管網和水表改造工程,正式上線運行智能水務平臺,致力于實現水務管理的精細化、便捷化與智慧化,讓供水服務更具溫度,切實做到“便民、利民、惠民”。
近日,記者走進涼城縣鴻茅鎮(zhèn)光明小區(qū)居民家中,發(fā)現新安裝的智能水表正悄然改變著居民的用水體驗。相較于傳統機械水表,新一代智能水表優(yōu)勢明顯。它借助互聯網技術,實現了用水數據的遠程傳輸與實時監(jiān)控,能自動向用戶推送用水量及水費賬單等信息,還具備智能識別跑冒滴漏等異常情況的功能,讓居民對自家用水情況了如指掌。光明小區(qū)居民馬月亭對此贊不絕口:“自從換上了智能水表,繳費可方便多了。以前都是統一收水費,我們還得跑去自來水公司營業(yè)廳繳費,既麻煩又浪費時間精力?,F在只要在手機上點一點就能完成繳費,太方便了。”
據了解,這項備受關注的智能水務民生工程于2024年9月正式開工,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%,預計今年12月全面竣工。項目落成后,居民將切實享受到“抄表不入戶、繳費不出門”的便捷服務。水質監(jiān)測模塊可實時采集水質數據,為居民用水安全保駕護航,確保大家喝上“放心水”。同時,通過實時監(jiān)測和數據分析,智能水務系統能夠對供水調度進行優(yōu)化,有效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,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貢獻力量。此外,該系統還有力推動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,為節(jié)水型社會建設筑牢根基。供水中心黨支部書記馮濛雨表示:“智慧水務工程安裝完成后,不僅能實現居民一表一戶、線上自主繳費,而且水質也得到了進一步凈化,為全縣安全供水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。”
智能水務平臺的上線,是涼城縣在水務管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,不僅提升了居民的用水體驗,也彰顯了涼城縣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以人為本的發(fā)展理念,為民生福祉的提升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(記者 王錦鵬)
北疆新聞 | 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媒體平臺,內蒙古出版集團?內蒙古新華報業(yè)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